来源:《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25日第三版以整版刊登本文
在适应与超越之间:谈大学的责任功能和使命
仪垂杰
在历史已跨入21世纪的今天,重提大学的责任、功能和使命,未免有些老生常谈,但我觉得这个话题并不轻松。我曾在《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刊于《光明日报》,2006年10月28日第7版)一文中谈到了大学的“适应”与“超越”。在我看来,这一话题之所以逐渐成为当前教育界和文化界的讨论热点,正是缘起于对大学应担当什么责任、大学的功能和使命这些看似简单话题的重新审视。理论上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在适应与超越之间履行社会责任是当代大学的核心使命。但理论的认可不等于实践的自觉,理想与现实总会产生时差距离。也正因此,致使我们长期以来对大学如何在适应社会的同时担当社会责任、引领社会进步,科学研究与专业教育之关系,大学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方面的理解和实践存在相当差异。
教育是现实的,必须在适应社会中谋求自身发展,教育又是超越的,是“必要的乌托邦”,应成为现实世界的批判者和理想社会的建构力量。大学以真理的探索、文化的养成和人格的完善为宗旨,以改良世风、泽被人类为目标,以对人类文化精神的传承、批判与创新为其永恒的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以市场和功利为导向的现代社会,在科技被誉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大学理应在适应社会、服务经济发展中有所选择有所超越。没有“超越”的“适应”,必将沦为经济和政治的附庸;没有“适应”的“超越”,又会陷入“象牙塔”的困境。如何在“适应”与“超越”间维持适当的张力,保持一定的平衡,是当代大学履行社会责任的核心使命。在此,我想结合青岛理工大学的办学探索与实践,就此作一些思考,以请教于方家同仁。
一、在适应与超越之间履行大学的社会责任
高等教育的发展总是与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无视大学的社会功能或否认教育的社会适应性,高等教育活动将难以为继。当然,大学在适应社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持同社会的适度超越,以其着眼于未来的精神,保持应有的独立品格和超越功利的价值追求,进而引领社会文明发展的航向。“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它更期望被视为一盏明灯,引领人们超越时代和社会的局限,对现实秉有一种理性的批判精神,前瞻性地规划未来。”这是大学的“适应”与“超越”的规律在履行社会责任层面上的体现。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嬗变。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不同,体现于对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何者的倚重。精英教育的着眼点在于使少数人接受充分教育,以培养出类拔萃的英才;大众教育则以多数人享受教育权利为旨归,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合格公民,使其成为法制社会的基础。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我们认识到:高等教育不是部分人的特权,而是普通国民都应享有的权利,“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是造就一种民主的教育(面向大多数人的教育)”,它体现为教育的普及、民主与公正。教育资源的分配过多地倾向于城市教育,倾向于精英教育,只会导致教育有失公平正义。当前,我国依然是产业型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仍是蓝领劳动力。我国的农民和民工通过自己的坚韧和勤劳,为国家的城市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这些人却无缘享受经济腾飞的“教育红利”。因此,在教育和知识立国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真正挑战,不仅仅是建几个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而是如何在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竞争能力的同时,体现教育的公平与正义,让普通劳工的子弟享受到本应该享受的高等教育权利。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如果不能全面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现代化的进程势必受到严重影响,法制社会、现代文明则无所适从。而全面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高校责无旁贷。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体现在教育的公平正义,即教育的人民性。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关注民生民育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义。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如何实践教育的人民性,履行高等教育关注民生民育的使命,是青岛理工大学一直在思索并努力付之实践的着力点。
在这种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推动下,我们在革命老区费县设立了校区,开创了我国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费县模式”,以实际行动响应了国家有关领导2006年11月22日在视察山东费县等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电化教育时所发出的“继承和弘扬包括沂蒙精神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号召。费县校区坐落于“红嫂”的家乡——蒙山脚下。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六万多沂蒙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沂蒙人民用乳汁哺育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以来,费县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很快,高速公路、铁路、城镇设施基本完善。然而,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沂蒙山区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人口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亟待提高。费县校区的创办体现了青岛理工大学“饮水思源”的精神品质,体现了青岛理工大学办人民需要和满意的教育宗旨。这一举措不仅是发挥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职能的桥梁,更是学校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引领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的办学理念的弘扬。正如康斯坦丁在《大学与未来》中指出,大学在与它为之服务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应该面向两个重要问题,第一是它适应社会要求的能力,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看它有没有能力超越单纯的适应阶段,在全世界发挥创造与革新的作用。因此,大学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应“赋予智力和技术以善的德性和灵魂”,超越功利主义,维护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使大学真正成为社会良知的象征和人文精神的守护者”,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调音师”,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传承地。我们坚信,青岛理工大学所拥有的,如果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沂蒙百姓提供教育机会,把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弱势阶层、边缘群体提升起来,使其成为社会的中坚,使其具有文化的自信和足够的教育、经济资源,它就践行了引领社会和谐发展和为文明中华尽心尽力的大学使命,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
二、科学研究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大学是探索真理和教书育人的地方,大学的基本功能就在于把教育和研究相结合,这种结合不仅对专业教育,而且对科学研究均有益处。20世纪80年代,有关澳大利亚大学教授信念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可以说,“最好的教师应是自由的有进取心的、课余在图书馆和实验室埋头研究的人;最好的研究者应是对执教有责任感……的人”。作为知识和学术的探索中心,大学的理想在于真理的发现;作为专业教育的场所,大学的使命在于真理的传播与文化的传承。科学研究需要自由和独立,注重探索精神的养成,目的在于探求未知世界,追求学术真理;专业教育强调适应社会,旨在传播已创造的知识及应用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然,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具体到每一所大学,两者会兼而有之,问题在于侧重点的不同。这是大学“适应”与“超越”的规律在科学研究与专业教育之关系层面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实质涉及大学的定位。一个国家的大学只有呈现出多样性,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正如朱清时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言:“国家的教育就像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需要多种多样的高校,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长,有自己的优势,千万不要都追求一个模式。”“美国不同层次的大学各有其定位,它们并不嫉妒哈佛、耶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未必都是最好的,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在各个层次上都可以创造一流。
半个多世纪以来,青岛理工大学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经历了山东冶金学院、山东冶金工业学院、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等几个时期。在一次次“蜕变”中,我们愈发坚定了追求真理的彻底与永恒,民族利益的至上与至尊,在不断弘扬科学精神、探索发现真理的同时,尤为注重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不仅为祖国输送了大批领导、学者和专家,也为祖国的冶金工业领域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技术骨干,书写了新中国冶金工业创业的历史篇章。
(青岛理工大学80级校友、中冶集团钢结构技术首席专家、2008北京奥运工程建设指挥部钢结构领衔专家侯兆新(左一)。图为侯兆新在奥运工程建设工作现场。)
找准了学校的定位仅仅是一个开始,要想在这个定位上创造一流,实现建设高质量大学的目标,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力度,在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指引下,把科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作为高质量大学建设的工作主线。近年来,青岛理工大学在秉承探索发现与专业培养相结合理念下,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作为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以科研创新促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实现高质量大学的办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如果说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那么科学研究则是学科建设的原动力,是建设高质量大学的关键。基于这种认识,在全国和山东省科技大会召开不久,2006年4月22日,学校召开了隆重的科技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明确了下一步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的规划:坚持“一个原则”,即“有所为有所不为”;构建“两大平台”,即国家级节能环保冶金装备工程平台和环渤海湾建筑科技“中关村”;营造“三个环境”,即体制机制、物质基础与和谐文化环境,不断增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努力成为创新体系中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头、人才和思想的“储备库”、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发动机”,积极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
三、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不但要授人以‘才’,而且要成人以‘性’”,亦即“教书”与“育人”的协同并进。而今天的教育趋向功利。伴随着市场逻辑的不断扩张,高等教育的内在机制不可避免地受到挤压,大学教育日趋产业化(尽管我认为高等教育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但高等教育不能产业化),科技与人文的分离以及随之而来的人文精神的缺失,已超越了地域和意识形态的藩篱而成为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就必须走出片面强调专业知识传授的误区,在授人以“才”的同时,更要关注成人以“性”,用人文精神之石去点燃受教育者的心灵之火,教给他应该具有的自由、尊严、梦想和对未来对幸福的追求。惟其如此,才能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优势互补,使一个人在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完善的“人”。这是大学“适应”与“超越”的规律在人才培养目标层面的体现。
秉承着这种认识传统,青岛理工大学在自己的办学探索与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思想,确立了注重素质教育,涵养人文精神,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提高于一体,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培养目标,全面推进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整合,努力挖掘、优化教育资源,大力推进教育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为使学生成长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栋梁之材提供了保障。
经过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教育教学改革,青岛理工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第20届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得了世界第十一名的好成绩,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共获奖20余次;96级机械专业的车浩曾在北京大学法律专业硕博连读并获“北大研究生学术十杰”称号,99级会计专业的任晓考入耶鲁大学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并获该校的全额奖学金……
(青岛理工大学99级会计专业的任晓以托福640分,GRE2100分的成绩考入耶鲁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获耶鲁大学全额奖学金。)
在社会信任度不断提升的同时,学校生源结构也在不断优化,2006年,学校招生创造了历史新高,本科一批最高录取分数663分,二批次录取分数线超出资格线44分,达到573分,居山东省高校之冠;在外省招生的省份中,有14个省的录取分数线或平均录取线超过当地的重点线,其中在贵州省,超过其重点线79分。由于学校坚信自己的角色是培养年轻学子成熟的人格、养成文化共识,使之成为社会的中坚分子,并通过积极努力将这种认识付诸实践,从而保证了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多年来上扬飘红,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其中建筑、土木和机械等专业就业率达到或接近100%,毕业生已成为青岛市乃至山东省相关行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形成了令人刮目的“一所学校影响几个行业的青岛理工大学现象”。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也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青岛理工大学一如既往地坚持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育人理念,紧紧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脉搏,致力于人的个性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让每一位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都具有高远的志存和开阔的视野,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激情,具有高尚的人格和优雅的科学人文素养,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规范的行为方式,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和科学的学习策略,具有健康的心理身体素质和较强的沟通亲和能力,具有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公民意识。在理工大学他们不仅要习得知识,而且要学会询问,学会评价,学会发现,学会欣赏,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坚实、宽广、博杂的公共知识平台基础上,矗立起知识和技能的主轴。正如我校63届毕业生、现任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在给母校50周年校庆的贺信中说:“我在建院时,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但全校师生对国家的前途、个人的未来仍然充满信心、充满希望。这段难忘的大学生活,对我的人生影响深远,她给了我许多知识,包括业务知识、专业知识;她培养了我任劳任怨的精神,这实质上是一种爱党、爱国的精神;她培养了我艰苦朴素、刻苦学习、严守纪律、埋头做事的作风,使我终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