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qd.people.com.cn/GB/channel3/200703/11/50180.html
《青岛日报》 2007年3月11日
初春的下午,在青岛理工大学米色办公大楼1507室,记者见到了王旭春。43岁的王旭春曾留学日本,现在担任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在中国矿业大学读书时,他便师从我国著名有理力学家陈至达教授,后转至何满潮教授门下。当问及刚刚拿到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时,他习惯性地用左手理了理头发:"这是一个历经12年的漫长历程。"
时间的车轮指向1994年,国家决策三峡工程上马后,120万移民和选址问题随之而来。尤其是,沿江600公里长的岸线上分布着大大小小1190处滑坡体,如何尽快摸清滑坡的详情,并实施快速预测预报,成为决定这一伟大工程成败的关键。
次年夏天,湖北省巴东县城所在地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人员伤亡。当时,虽然由王旭春等人研发的"MSARMA边坡稳定性动态分析系统"完成并逐步发挥作用,但是由于国内"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卫星遥感RS技术和全球定位GPS技术)当时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作为中青年科研骨干,王旭春随后被派往日本牵头开展国际联合研究项目。
日本的滑坡研究水平世界领先。在九州大学,王旭春顿感眼前一亮。他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一边密切关注三峡库区移民选址的动向。由于从事的"三峡库区滑坡预测预报3S系统关键问题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他每天都要与国内通话。
"那种压力和辛苦只有自己知道。"王旭春回忆说,最困难的是三维建模,6个月时间不知该如何入手,自己一度绝望。他反复自问:"国际权威都说不可能,我能行吗?"最后,正是由于他不迷信权威,另辟蹊径,才用一个看似笨拙的方法将模型成功合成。
在历经近3年的拼搏后,王旭春用"减肥"12.5公斤的代价完成了主要研究。已故我国"勘察大师"、长江水利委员会综合勘测局崔政权总工程师听完王旭春汇报后,激动地拍案而起:"太好了!"
在王旭春看来,科学研究可归结为三要素公式,即严谨的科学态度+宗教般的热忱+创造性思维=高效率和高水平的成果。他告诉记者,这一获奖成果的创新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找到了应对大规模滑坡的快速预警手段;二是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论;三是成功地实现多学科交叉,是一次典型的集成创新。近些年,该项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三峡工程、安太堡露天矿边坡工程、黄贝岭国防岩土工程和吉珲高速公路等10多项大型岩土工程,累计新增产值5.9亿元,增收节支5.5亿元。仅当年为三峡巴东新县城搬迁选址提供决策依据这一项,便为国家避免了近11亿元的经济损失。本报记者 张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