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博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开展“三开”系列活动

  来源:   时间:2022-03-31   点击数: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开展“我为学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聚焦学生所思所盼所忧,深入一线了解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开展“推开教室门、推开宿舍门、推开青年学生心门”系列活动。

推开教室门,切实促进优良学风建设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经验传帮带学院组建青春宣讲团,青春宣讲员们分别从思想引领、优良学风、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以及文体活动六个方面为环境学子进行宣讲,充分发挥朋辈的作用和榜样的力量。邀请研究生与正在备战考研的2019级学生交流,分别从研究生报考选择、科目复习重难点以及时间规划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述,让同学们更加明确了考研的目标与方向,坚定了继续深造的决心。

“大咖”来助力。疫情期间,学院主动改变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积极组织和联系校外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的专家对毕业生进行网上设计指导,邀请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城交地下院副总工、第七设计院总工黄开,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进行线上讲座。辅导员也结合英语专业以及国外留学经验为2022届考研学子提供高效、实用的英语面试和专业英语复试指导。

切实办实事。在走访考研自习室时辅导员发现有的地方因阳光比较刺眼对学习产生影响,学院立即给出解决策略,为自习室安装便携式窗帘。窗帘安装后,深受学生好评,收到诸多同学们“学院真好,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真的太感谢学院了,这下学习就不怕阳光刺眼了”、“多亏了这个便携式窗帘,非常感谢学院”等反馈。

推开宿舍门,切实掌握学生动态解决突出问题

主动敲门,聚焦学生所思所想。在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学院党委书记马莉、副书记隋学智以及全体辅导员,坚持每日深入学生宿舍,走访宿舍493间,累计135小时。和学生“零距离”“面对面”接触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生活状态和思想动态,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学生、贴切实际、贴近生活,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润物无声。马莉谈到,疫情防控对同学们是一堂思政大课,“越是特殊时期,大家越要认识国家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的努力,构建战疫命运共同体的青春担当”。隋学智对同学们提出,线上学习模式启动,同学们更要加强自我约束,自觉践行文明行为,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诚心进门,解决学生所盼所忧。对大家提出的关于学习、生活和校园安全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记录并一一解答。在走访宿舍的过程当中,经学生反映发现部分楼层管道漏水、部分区域下水通道不流畅,导致异味较大;床铺摇晃,上下铺时不方便等等。为保障学生正常的生活秩序,维护学生正当权益,辅导员积极听取并记录了同学们关于宿舍基础设施与管理方面的问题,并表示会向相关部门及时反映,进行报修,保障大家的合理需求。

推开青年学生心门,用爱铸就阳光心理

下好“先手棋”,虑之于未有。学院充分发挥人文关怀,通过辅导员深入宿舍谈心谈话、落实朋辈志愿者“日报告”“零报告”等措施,精准掌握重点关注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生活困难、思想动态和需求,严谨细致做好疫情防控政策解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疫情防控,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

打出“组合拳”,筑牢“心”防线。学院深度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当前封校背景下,学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校园里的小确幸”摄影作品征集、“线上体能选拔赛”、朋辈志愿者团体辅导、主题团课等活动,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培养积极阳光心态,增强心理免疫力。

搭建“连心桥”,合力育人促成效。学院充分利用云平台,坚持每月开展一次线上家长会或“云家访”,密切家校联系,搭建学校和学生及家长之间“连心桥”,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排“忧”解“难”,家校协同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将持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到严格校园管理与关心关爱学生有机统一,用心、用情、用爱,助力学子成长成才。(撰稿:何珊珊、宫克菲、贾婉琦;审核:隋学智)


版权所有:2017 CopyRight  青岛理工大学 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