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当代建筑创作论坛组委会主办,青岛理工大学滨海人居环境学术创新中心、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承办的CCAF第二十六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筹备会暨“滨海·智慧·宜居”高端学术论坛在我校圆满结束。
本次“滨海·智慧·宜居”高端学术论坛共进行八场学术讲座,与会专家分别从城市空间营建、建筑与环境、中国文化与世界建筑的关系、现代乡村建设及学校设计等方面,结合滨海城市区域环境特色,探讨建筑学各相关领域相互融合后的新思路、新技术,围绕建设滨海城市绿色人居示范工程、构建滨海城市海洋建筑评价体系等问题开展探讨交流。
专题一:城市设计公共利益与环境效益至上
“经常有人批评我国城市建设千城一面,认为中国建筑师应补上文化这一课。一方面,我们有那么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千城一面表现出的雷同意味着城市管理体制背后管理模式与思想的雷同。”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教授认为,要将建筑和公共空间、街道形成一种新的空间建造逻辑关系,真正促进中国公共空间的转化与升级。
“设计永远朝向最好。”孙一民说,都市设计需要把握尺度,即公共利益和环境效益。“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不存在增量,永远只有存量,我们消耗的是本应留给子孙的存量。现在许多高投入活动之后,留下的建筑就像一场盛宴过后杯盘狼藉的桌面,很难给都市留下优秀的传承。”他提出,在存量中考虑土地集约开发利用、开放空间的场所营造、公交体系等,才是建筑师们当下需要关注的问题。
“理想的建筑设计是建立建筑与环境共生的顶级群落的过程,是从建筑师的自我叙事模式转换到与环境对话、关注各种关系的模式。”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朱玲说,很多城市有大面积的居住区和同样大面积的工业区,形成了非常大的钟摆效应,致使交通阻塞、道路拥堵,造成了不能沟通与交流的空间形态。解决这种情况的重要策略,是让建筑与环境更多地对话与交流,重视建筑的复合功能,让建筑与环境共生,各自达到合适的比例,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链。同时,她强调城市设计者应该关注环境,关注大局中建筑与环境共生,秉持“适度”和“态度”,充分考虑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特点,并以沈阳动物园熊猫馆的设计为例,表达其适度、无为、有涯、消隐建筑的思想。
专题二:中国文化应对世界有更大贡献
建筑学其实是西方文化的一个成就,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建筑”一词。中国古典建筑讲究“适形”与“便生”,以“度”为基础,而这个“度”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性的尺度。
“中国的建筑学由西方引进,主要以西方文化为主,建筑学是中国与世界之间的‘现代性’的桥梁,以中国为首的非西方文化因‘现代性’而接受西方建筑学。”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赵辰指出,“时代对中国建筑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使命,作为‘现代性’成功者的当下中国,需要重新认知中国文化的价值。”
作为全球文明共同的趋势,“现代性”具有超越文化隔阂的共享性,已经不再是西方的专利,呈现出更多的非西方文化特征。“中国文化某些强大的、人文主义的力量是其它文化不具备的。”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恩比早在半个世纪前就预言:“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以中华文化为主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将是人类最美好而永恒的文化。”
“‘现代性’的表现形态被普遍认为以西方文化为主,建筑究竟应该追求西方建筑强调的建筑物的永久性,还是追求与自然的长存?”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武联赞同赵辰的观点,认为当前时代发展的形势已要求中国文化进一步对世界有更大的贡献。
“中国文化在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具有普世价值,中国建筑文化的‘现代性’因素需要被重新认识。”赵辰呼吁:年青的建筑学者们不要总想着把西方的什么著作翻译成中文,要多想想怎样把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翻译成英文、德文。中国文化对世界建筑未来应有的贡献,需要每一位中国建筑学者做出贡献,积极响应。
专题三:乡村建设不能只关注“风景”
当今中国,乡村建设活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政府机关各部门积极推进,投资商、金融机构、NGO组织积极响应,专业人士趋之若鹜,媒体大众推波助澜。十余年的乡建活动,带来中国乡村急速变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宏大战略目标下,乡村变新了、面貌改变了。
但乡村丢失了许多东西。乡建热潮中是否需要冷静审慎的思考?新建乡村是我们希望中的乡村吗?当代乡建热潮是否存在误区?
“寻找问题的答案,应该从聚落认知开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晓峰介绍,聚落认知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宏观认知、中观认知、微观认知。根据聚落的认知视野,可分为自然生态视野和社会人文视野,自然生态视野主要关注聚落山水环境,社会人文视野则主要关注聚落人群主体。
乡村在当代为城市人关注,为投资商青睐,为旅游部门重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很多人眼中,乡村是一道道不同于城市环境的美丽“风景”。当聚落作为风景时,诸多问题不应忽视:乡村旅游是否能够拯救所有的濒临衰落的传统村落、如果研究仅仅关注“乡村风景”,是否走入了误区?
“村子是农民的村子,我们还是我们自己。”朱玲感慨,我们的“乡愁”和农民的“乡愁”不是一个“愁”,对于农民来说,需要的是更富裕、更便利的生活。“产业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在许多地区的偏僻农村,做旅游产业并不现实,建筑师解决不了他们的根本问题。”
建筑师在创作设计过程中一次次把目光投向乡村,在他们眼里,传统聚落是灵感的出处,是一处处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作为创作之源的聚落,凝聚着质朴的民间智慧。
研究聚落深远而有意义,但不能只重视视觉审美,而忽略其价值本源,最终使村民的祖产被收购,家园被改造,乡村蕴涵的多元价值被剥夺,村民再也不是聚落的主人。
“建筑师、规划师包括研究者在乡村建设中充当何种角色?在建设‘美丽乡村’的方向指导下,乡村居民的就业问题怎么解决?是否从旧的‘空心村’建成新的‘空壳村’?”
“快速城镇化的发展对乡土血缘的社会结构造成了极大冲击,乡建热潮忽略了精神复兴与文明构建,忽略了乡村历史脉络与文化差异,乡村向城市的业缘关系过渡,伴随一系列严峻社会问题出现。”同济大学《时代建筑》杂志运营总监戴春认为,从工业兴村到多元发展,并没有简单的乡建模式可循,建筑师要保持在乡建中提供陪伴式专业服务的身份,以乡村为主体,重视内生力量,将工作向研究、策划延伸,打破乡村小农经济的闭塞状况,将原本单一的农业经济演变成为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等新兴经济业态,促使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城市和乡村经济交融共生发展,让乡村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
专题四:设计师应该给予建筑独特的语言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教授领衔的地方工作室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称为“地方”的支点。随后,他用罗夏墨迹测验引出大家对图形的认知方式。魏春雨主要向大家介绍了“原形”“原型”“图形”之间的异同点。“原形”是人们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是指向实物的、形状的,“原型"是指物体作用于人脑的客观存在,“图形"是对物体的草写性记录,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的构成要素,更倾向于观念,理念。他从心理、空间和时间三个方面分析了形而上绘画和新理性主义的区别,并通过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中的隐喻图示,引导大家关注建筑中的隐藏元素,发现相似但又不同的方面。又利用田汉文化园中仪式性与日常性两者的转化和平衡,进一步解释新理性主义。
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应鹏则从“形式”与“空间”这两个基本维度分析建筑基本功能。他以自己将广场与院落重叠的设计为例,展示了如何运用广场,院落空间构成的组织来营造不同功能不同层次的空间,指向当下基础教育的某种反思,对我们今后的建筑设计具有重要启示。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王绍森从厦门的发展脉络出发,介绍“变异的传承”“开放的意识”“多元的交融”“阳光下的柔情”等闽南地域文化特征,并将该区域的建筑类型概括为多元融合,兼收并蓄。结合厦门大学专业性、前沿性和地域性的闽南地域文化的教学和建筑实践,向大家分享多年来他所坚持的设计理念——“若”与“弱”,即协调人与自然,满足场地的基本要求,同时达到自己的设计追求。
讲座结束后,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滨海人居环境学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高伟俊院士总结致辞,他对来青岛理工大学做客的建筑学家们表示感谢,表示此次专家们的讲座将给予建筑师生学子们深刻启发,对提高专业兴趣和专业相关领域涉猎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在建筑馆301召开了26届当代建筑创作论坛筹备会,就论坛的召开日期、主题以及参与人员等相关事宜进行讨论。会上,各专家围绕论坛举办地的自然、地域文化与主题的关联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了重点发掘青年建筑师参与论坛的重要性,之后各专家还就论坛要保持“民间性”与“纯粹性”的特点达成一致。
论坛结束后,与会嘉宾参观了学校滨海人居环境学术创新中心,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公共展厅、综合营造实验室等。
本届CCAF学术论坛围绕建设滨海城市绿色人居示范工程,构建滨海城市海洋建筑评价体系等系列问题开展探讨与交流,论坛的成功召开,为国内建筑行业学者和建筑师提供了一个高层次、高水平的交流平台,还对提升我校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办学水平,开阔学院师生视野,促进建筑教育发展等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撰稿:付梦姣;摄影:薛丹、陈若镭;审核: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