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博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我校3D打印团队参与制定的两项增材制造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时间:2020-12-03   点击数:

近日我校山东省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兰红波教授团队参与制定的两项增材制造国家标准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并正式发布,分别为“增材制造塑料材料挤出成形工艺规范(GB/T 39328-2020);“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粉末床熔融工艺规范(GB/T 39252-2020)。

这两项国家标准将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塑料材料挤出成形工艺和金属材料粉末床熔融工艺,作为增材制造(3D打印)行业应用最广泛的两种工艺,上述标准实施对于促进增材制造技术和产业稳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增材制造(ISO/TC261)标委会委员、全国增材制造标委员会(SAC/TC562)委员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分会常务委员,近年来兰红波教授积极投身到增材制造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团体标准的社会服务工作中。2015年7月,兰红波教授与另外两名专家一同代表国家标准委参加在德国柏林举办的增材制造ISO/TC 261国际标准会议,这是我国首次以P成员身份参加增材制造国际标准会议。2016年7月,兰红波教授参加在日本东京召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261(增材制造)国际会议,并与其他6位专家向国际增材制造标委会提出我国首个增材制造国际标准提案。目前,作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团体标准WG01工作组的召集人,兰红波教授正在负责制定一项团体标准。

兰红波教授团队近年已经提出并建立了三项原创性增材制造新技术: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基于多材料主动混合功能梯度材料3D打印;柔性混合电子3D打印。基于原创技术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专利池,“微纳尺度3D打印”专利数量居全球首位。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27.398)、国内顶尖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和《机械工程学报》等。美国、瑞典、新加坡等国际会议邀请报告10余次。团队在增材制造这一前沿新兴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已经形成鲜明的特色,微纳尺度3D打印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团队依托山东省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正深入开展增材制造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工作。(撰稿:朱晓阳,张广明;审核:杨建军)


版权所有:2017 CopyRight  青岛理工大学 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