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月9日,2023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馆非遗进校园演出活动在嘉陵江路校区东报告厅举办。本次活动由理学院联合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馆、青岛西海岸新区非遗保护中心主办,青岛西海岸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青岛西海岸新区曲艺家协会承办。山东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东营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西海岸新区曲艺家协会艺术总监陈建民,原胶南市文联秘书长崔培华,青岛西海岸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张成福,理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刘奕以及青岛西海岸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区优秀群文工作者和各学院学生代表共计百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在精彩的皮影戏演出中拉开序幕。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吴云凤和其外孙孙兆炎为观众带来《女儿情》《四郎探母》等选段,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青年相声演员薛城、王少峰带来专为大学生准备的传统相声《外语狂想曲》,让现场观众真切体会到了相声“寓庄于谐,表现真善美”的艺术特点。青岛西海岸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茂腔”惊艳亮相,演员薛爱敏、刘宝励演唱的《梁祝·十八相送》,声腔婉转悠扬,尽显“胶东之花”魅力。丁盛华、赵一鸣的快板书《山村夜话》,在表现形式上吸收了数来宝、快板的特长,在内容上有人、有事儿、有趣儿、有劲儿,是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国风药业艺术团古彩戏法传承人闫广鑫的古彩戏法表演运用“捆、绑、藏、掖、撕、携、摘、解”等动作平中求奇,出神入化,显示青年人的创造力量。周韩的脱口秀表演《笑谈非遗戏曲之美》用语言的力量、思维的智慧、精彩的表演让人发笑。演员陈建民、薛爱敏、徐波带来的小品《站牌下》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贴近生活、角度新颖,完美诠释了小品“说和演的艺术”的本质特征。演员王晴将具有本土风味的“茂歌”《猜谜琅琊台》带到了现场,茂腔艺术与当代流行歌唱艺术的融合,是传统与现代完美相遇。
当晚,余音绕梁;当晚,弦歌不辍;当晚,观众感受到了“心灵电击”。观看演出的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表示,非遗传承,任重道远,愿每个人都成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种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
“在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为人类文明留下宝贵遗产。在欣赏完精彩绝伦的非物质文化演出节目后,我深刻地感受到非遗文化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将旧文化与新时代结合发展,这样的演出活动在保留韵味的前提下更加通俗易懂,更喜闻乐见。”物理211班王海峰在观看演出后感慨道。
此次活动的举办让同学们充分感受了非遗文化之美,体验到戏曲演唱带来的乐趣。理学院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展示传统文化的精髓,让非遗文化生生不息。(撰稿:刘奕、张成福;审核:纪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