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博 | 加入收藏
首页 > 思政教育 > 正文

学校举办2023年“五四”思政作品展演

  时间:2023-05-05   点击数: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5月4日下午,青岛理工大学“沧海砥砺七十载,薪火传承谱新篇”思政作品展演现场,师生们用一个个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艺术作品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讲述青年人的爱党爱国信仰和理工人的使命担当,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生动形象的思政大课。

以诗诵情,以歌咏志。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充分展现全校师生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青岛理工大学2023年“五四”思政作品展演暨颁奖典礼在嘉陵江路校区体育馆顺利举办。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建锋出席活动,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创新创业学院、教务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等相关同志担任评委。各学院党委(党总支)副书记、团委书记、辅导员、教师代表以及500余名学生参加。

以青春之名,演绎青春力量。本次展演以“思政+美育”为创新形式,“教”“演”结合、教学相长,各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纷纷化身“授课人”,紧紧围绕喜迎70周年校庆的主题,通过快板、朗诵、话剧、舞蹈等形式,把“舞台”变成“讲台”,把“剧本”变成“课本”,共同回顾学校辉煌历程,讲述理工故事,传递理工声音。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作品《发扬载人航天精神,争做理工新青年》,讲述了师生筑梦航天事业的故事,号召青年学子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发展伟业中。商学院的作品《实践育人躬行不辍,薪火相传理工精神》,结合种子支教团十年贵州支教等社会实践真实案例,生动阐释了“百折不挠、刚毅厚重、勇承重载”的理工精神。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的作品《有我》,结合优秀校友们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的奋斗事迹,鼓舞学生们用奋斗书写大写的青春,争做传承理工精神的青年模范。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作品《砥砺·传承》,讲述了“义务编制村庄规划团队”主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青春故事,鼓舞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大力量。管理工程学院的作品《我和你》,带领师生共同回顾了学校70年以来的辉煌历程,表达了理工青年强国一代奋斗有我的决心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作品《五四礼赞》,礼赞了革命先辈的革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精神,用青春之声讲述了一节有温度的思政课。艺术与设计学院的作品《砥砺奋进七十载,青理扬帆著华章》饱含着理工青年对党和国家的无限深情,雄壮的群诵、优美的舞姿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的作品《初“薪”·1953——薪火相传,理工精神》,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理工人为学校建设和国家发展不懈奋斗的感人故事。理学院的作品《快板细说校史70年》,采用快板朗诵形式,深情回顾学校七十载风雨兼程的奋进路,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土木工程学院的作品《悠悠七秩展风华,砼心筑梦向未来》,用朗诵传承五四火炬的同时共祝母校生日快乐,彰显青年风范。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的作品《齐鲁礼仪之邦,青理薪火相传》,展现了教职工倾心传授、躬耕不辍的职业操守和青年学生虚心求学、奋勇担当的青春风貌。展演在逐梦合唱团带来的男声合唱《无衣》中落下帷幕。

展演现场

现场观众被歌曲的动人旋律和澎湃激情所感染,和着节拍鼓掌、轻唱。经过紧张激烈角逐,管理工程学院、理学院获得一等奖;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获得二等奖;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获得三等奖。

活动对学校2022年度五四红旗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优秀团干部标兵以及优秀团员青年标兵代表等进行颁奖。

赓续红色血脉,奋进青春征程。展演结束后,管理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宋晓峰表示,“这次思政展演,从编排节目,到最后演出,师生们一起深刻了解了学校70年的风雨兼程和辉煌历程,是一堂直抵心灵的思政大课!作为一名团干部,要主动融入青年群体,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理论讲透、讲深。”参加展演活动的理学院数学211班学生杨娜说到,“在此次展演中,我们用快板的形式歌唱青岛理工大学的校史历程,真切体会到学校70年的艰辛奋斗与辉煌成就。”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五四”思政作品展演活动让思政课“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下一步,校团委将持续聚焦为党育人主责主业,坚持思想铸魂常态化、思想引领规范化、思想凝聚创新化,不断融入“大思政”工作格局,打造“思政+美育”协同育人模式,用“青言青语”让青年听得懂、记得住、能运用,增强青年思想向心力,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牢记青年责任,用实际行动迎接70周年校庆,为实现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撰稿:吴静;审核:李晓霞)


版权所有:2017 CopyRight  青岛理工大学 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