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14日,省审计厅在我校召开省属驻青高校食堂工作座谈会,了解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省审计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高等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我校党委书记耿喜华到会讲话,省审计厅的有关领导及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莱阳农学院食堂管理工作的领导参加了座谈会。会上各高校分别介绍了贯彻落实文件的具体措施,采取的办法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会后,我校张光兴副校长同与会人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交谈。
省审计厅曹恒玉副处长就各高校关注的几个问题发表了看法:关于后勤改革定位问题,目前争议较大,总的来说,通过后勤改革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减轻了学校负担,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各高校的后勤改革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具体考虑,目前这种状况还要持续一定时间。关于文件中提到的毛利率问题,文件中数字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至于文件对菜价所做规定,确实考虑过细。文件要求饮食服务中心主任要由专职副处级干部担任,是从稳定队伍的角度考虑的。
省审计厅袁有洪处长作了总结发言:
1、文件产生的背景:高校饮食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的学生吃饭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涉及到学校的稳定,社会的安定团结,省政府及社会各界非常关心,省审计厅在审计工作中,已列为课题,并将后勤饮食工作的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领导,省领导非常重视,由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省审计厅联合制定发布了这个文件,对高校食堂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
2、青岛高校贯彻落实情况:通过各高校的介绍,可以肯定的说,各学校对文件高度重视,学校领导进行部署,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促进了高校后勤事业的发展。各学校介绍的先进经验、先进做法,值得相互借鉴。比如:理工大学采取“亮化菜价”,组织学生对饭菜的采购、加工、出售进行全过程跟踪,处领导到食堂就餐,加强“伙委会”沟通职能,定期与学生直接座谈交流。科技大学采取组织学生参观食堂,“相约星期二校内‘焦点访谈’”与学生面对面交谈,编写“饮食文化简报”等做法,开辟了与学生沟通交流渠道,增加了相互了解,减少了分歧,化解了矛盾。青岛大学对供货单位进行竞争考核,保证了原材料的优质优价。莱阳农学院采取保证学生补贴发放,对主食进行补贴,水电费减免等措施,让学生得到了实惠。这些做法应不断深入进行下去,及时化解食堂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3、文件的局限性:文件中对菜价比例等问题,规定的太细,没考虑到地域等方面的差异,各高校在贯彻执行时,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要片面理解文件,也不能把高校食堂办成企业,要正确化解矛盾。
4、高校伙食问题需要加强研究。目前看来,高校食堂完全社会化非常不易,食堂问题涉及到社会稳定问题,后勤处处长责任重大,要认真研究,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