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年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守护意识。近日,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师生代表40余人走进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开展以“弘扬非遗文化魅力,彰显青春使命担当”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茂腔与胶州秧歌,师生们在传统技艺中探寻文化根脉,以创新形式推动非遗传承与育人实践的深度融合。

国家二级演员张雪琼老师现场演绎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桂花亭》经典片段,婉转悠扬的唱腔中流淌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学院师生通过张老师展示的茂腔的发展历程、戏服穿戴、乐器试奏等环节,亲身感受着"胶东之花"的艺术魅力。“茂腔不仅是戏曲,更是一部鲜活的胶东文化史。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要当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环研2304班王子心参观完茂腔博物馆后说道。
非遗传承人薛善元老师带领团队展示了“三道弯”“扭断腰”等标志性动作。学生们在“十字步”基础教学中切身感受“脚下生根,膝部发力”的秧歌精髓。“此次实践活动,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引导青年学子坚定文化自信,青年一代要用新形式讲好传承故事。”学院党委书记焦红良在总结时表示。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将非遗文化融入美育创新,创编舞蹈《一条大河》,以胶州秧歌的柔美身段结合现代编舞手法,生动演绎黄河文化的磅礴气势与黄河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该作品已在校内公开展演并获得热烈反响。未来,学院计划联合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共同打造“非遗工作坊”“文化志愿服务”等实践平台,持续开展“非遗+思政”特色活动。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将持续开展“文化寻根”系列活动,以非遗为载体,搭建青年与传统文化的对话桥梁,让文化自信在知行合一中生根发芽。(撰稿:罗荣;审核:隋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