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5名建筑学专业学生积极投身到“三下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了 “基于云贵川乡村振兴现状及展望的调查研究”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前期,调研团队详细研究了人居空间、村落规划、自然环境等方面,后期从村庄道路规划、自然风光特色、历史风貌保护、村民住宅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等几大方面对村庄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依托现有村规划,为村民进行乡村振兴改造的更新设计和规划提出了问题和建议,圆满完成了宣传工作和调研总结报告等各项任务。
线上会议交流 确定调研内容
“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报告的亮点,是一项重大而复杂的事业,涉及范围广,包括乡村工业振兴、文化遗产复兴、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等。对此团队决定从单一的实例入手调查研究乡村振兴的措施和落实情况。项目对团队成员所在地进行摸排式的实地调研,全面考察乡村振兴的成果为乡村带来的变化以及乡村遇到的现实难题。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板块:乡村规划和建筑的变化;村民的生活和生活空间的变化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变化。具体围绕云南曲靖宣威板桥镇、贵州贵阳花溪青岩古镇和四川乐山市中全福镇裕农村三个村镇展开调研活动。
线下调研实践 服务家乡发展
考虑到今年疫情的特殊影响,团队响应了团中央关于2020年暑期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各项指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下活动的团队成员就近活动,选址均在团队成员家乡本地,便于开展活动并能保证自身安全。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线上交流沟通,通过QQ、微信、腾讯会议等方式实时汇报实践进度、沟通实践事项。8月16日,团队进行组建并主动联系指导老师,主动对接学院。在前期进行了资料收集和分析整合。8月18日实践正式启动,线上会议沟通交流开始,成员们陆续按照计划进行实地考察和汇报。宣传推送工作开始,期间进行了三次会议,并申报了挑战杯云接力活动材料。8月28日实地考察结束,开始整合实践成果并撰写实践报告。



整理调研成果 总结收获经验
调研团队充分摸排了村庄实际情况、了解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找到了乡村存在的问题,不仅根据自己的走访调查经验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建议,还收获了实践感悟和心得。经过两个周时间的走访调研和实地考察,团队成员通过查找资料、询问当地住户、联系村干部等方式熟悉了村庄的实际情况。在乡村的发展中充分认识到事物总是不断更新变化的,在乡村振兴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事物有两面性,乡村的发展也有不平衡之处和诸多矛盾。这次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真正认识到了乡村的发展变化,在以前的资料和现在的实景对比中找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硕果。老旧的房屋被拆除建起新房、新修道路和公共设施、村镇服务机构的建立完善等举措让村民们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这都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各村结合自己实际情况通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扶持和援助做出的改变。与此同时,调研团队也找到了诸多问题,如村镇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严重、道路规划混乱、建设房屋挤占农田、整体生活富裕但还有许多贫困户等等。团队在调研后就不断地交流沟通并试图找到最佳解决办法,最终形成了调研结果文字。团队调研在查找资料和实地考察两部分合理协调进行工作,最终将成果汇总为实践成果报告,报告里主要阐述了三个村镇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团队思考和感悟。
线下的调研让成员探寻乡土、积累对乡土的熟悉经历、了解和对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理解。开辟视野的同时也锻炼了的交流能力,成员们也怀着热衷的期望自己的实践可以为家乡的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而线上的交流和查阅大量资料文献,极大的增强了沟通交流、组织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远程的调研过程中,领略了调研乡村的风貌和人情,通过同学的反馈,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思考了如何通过建筑学专业技能活化乡村、助力建设。
本次调研,培养了学生们的专业素质和精神、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能力,体现出学生们期望自己的实践可以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决心,同时也对促进学院学风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撰稿:李文豪、谢婧演;审核: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