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30日第1版
本报讯(记者 孙军)本学期伊始,勤工助学再度成为青岛各高校大学生的时尚之举,大学生们纷纷投身这一新“课堂”。据不完全统计,仅目前青岛市各高校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就已超过1万个。
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们已不仅仅将勤工助学看作是挣钱的手段,更注重能从中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周磊原为青岛科技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的专科学生,他抓住在政法教学部勤工助学的机会,发展自己在电脑方面的特长。去年7月他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了新疆吉木乃县信息中心。之后,他不仅保证了吉木乃县政府局域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为全县2000多名各级干部开展了培训,被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政府评为“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先进个人”。
教育专家认为,大学勤工助学工作加速了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的自立意识和劳动观念。他们通过充当不同的角色,与学校各部门、社会进行广泛的接触,增长了才干,增强了适应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
据悉,中国海洋大学每年拿出学费的10%用于勤工助学基金,全校共设置2000多个岗位,每人的月收入平均为150元。青岛科技大学校内助学岗位有1500个,每年发放勤工助学酬金近200万元。青岛理工大学设有1400个助学岗位,如今学校学生公寓、教学楼等公共场所卫生都由学生打扫。
但是,校内岗位并不能满足大学生们的需求。为了缓解这一供需矛盾,不少高校对外求发展。青岛科技大学通过取得校外工厂、企业的支持,先后在青岛市海尔科技馆、鲁南制药集团、青岛市新材料工业园、高校软控公司等单位建立了100多个校外勤工助学基地。从2001年起,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到青岛国际啤酒节上从事校外勤工助学,4年来学生的总工资报酬约为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