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加入收藏
首页
部门简介
理论学习
党代会专栏
思政教育
文化建设
电子校报
相关下载
首页
> 正文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 争做兴校强校先锋活动”部署会召开
时间:2010-05-18 点击数:
根据中央、省委、市委的指示精神和省委高校工委的统一部署,校党委提出了《关于在全校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兴校强校先锋活动的实施意见》。5月18日上午,我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 争做兴校强校先锋活动”部署会在图书科技楼会议室召开。
耿喜华书记主持会议并对我校创先争优、争做兴校强校先锋活动提出明确要求,杨向荣副书记对我校创先争优、争做兴校强校先锋活动进行了总体部署,宣传部孙波部长传达了我校创先争优、争做兴校强校先锋活动的具体安排和宣传工作的有关要求,检查指导组组长张建民、学生工作组组长沈文青等各工作组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分工及具体工作安排。各党总支书记、党群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杨向荣副书记从深刻理解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切实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领导等几个方面对我校创先争优、争做兴校强校先锋活动作出了部署。
杨向荣副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展和深入,是巩固和拓展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党的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将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成果,带动全校教职工兴校强校的重要途径;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激发党员活力的重要载体。
杨向荣副书记强调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准确把握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要把握好“四个一”:一个主题,即科学发展;一个价值取向,即通过活动的开展为党增光为民造福,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个载体,即创先争优、争做兴校强校先锋;一个目标,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师生员工,加强基层组织。要努力做到“五个好”、“五带头”:“五个好”是兴校强校先锋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师生反映好。“五带头”是兴校强校先锋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师生、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
杨向荣副书记最后强调,要切实加强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领导。一要明确责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组织部、宣传部是全校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各总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各党支部书记是具体责任人。各党总支要切实加强领导,制定出高质量的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好学校《实施意见》中提出的活动载体,精心组织好各项活动。二要把握活动特点,突出实践特色。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在基层,活力在党员,要从基层做起,从每一个党员做起,积极主动,不等不靠;要选准突破点,培育典型,打造品牌。开展活动要坚持“四个结合”,即将开展创先争优、争做兴校强校先锋活动与做好当前工作相结合,与推进学校重点工作相结合,与服务师生员工、为师生员工办好事办实事相结合,与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相结合。三要突出“兴校强校”,鼓励探索创新。要服务于兴校强校,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根据各自实际,在活动主题、实践载体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大胆探索,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改进活动手段,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四要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培育典型。要形成争创兴校强校先锋的浓郁宣传舆论氛围,保持宣传的密度、声势和节奏,保持数量、保证质量,做到宣传工作有力度、有深度、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大力培植典型,用心打造品牌。五要强化督促检查,力争取得实效。要坚持逐级督促,定期检查,及时总结经验,及时查找不足。对创先争优活动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得力的,将及时提出批评,限期整改;活动过程要讲成本、重实效,防止铺张浪费,杜绝形式主义。
耿喜华书记对我校创先争优、争做兴校强校先锋活动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抓贯彻。要认真传达学习校党委下发的《关于在全校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兴校强校先锋活动的实施意见》,吃透文件精神,特别是各党总支书记、支部书记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这次活动,精心组织召开好动员会。二是抓关键。要在广泛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抓好典型培育工作。要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推介典型,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营造强势舆论氛围。三是抓重点。重点是结合日常工作,特别是结合以前出台的各项评选办法,强化、提升活动效果。四是抓“双五”。“五个好”、“五带头”是这次活动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最根本要求,各党总支要将其落实到基层党支部,细化兴校强校先锋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评选标准,做到简洁可行、好记好评。
上一条:
高职学院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
下一条:
仪垂杰校长到新校区和教育小区看望工地建设者
版权所有:2017 CopyRight 青岛理工大学 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