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加入收藏
首页
部门简介
理论学习
党代会专栏
思政教育
文化建设
电子校报
相关下载
首页
> 正文
由我校承担完成的科研成果被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为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时间:2010-10-27 点击数:
2010年10月25日,由我校省地质环境与效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贺可强教授负责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堆积层滑坡位移动力学预测方法与监测预警防治技术”(项目编号:40672182;40472141;40872184)鉴定会在青岛地矿宾馆召开。会议由山东省教育厅科研处吕序峰副处长主持,国际著名工程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思敬教授,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彭轩明所长,中国海洋大学贾永刚教授,山东科技大学高宗军教授,石家庄经济学院许广明教授,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贾信远教授,青岛大学赵全升教授组成鉴定委员会。鉴定委员会推选王思敬院士为主任委员,彭轩明所长为副主任委员。青岛理工大学、三峡大学、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烟台大学有关领导和专家应邀出席会议。青岛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健教授参加会议并代表课题单位发表讲话,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李清平副院长致欢迎词。
“堆积层滑坡位移动力学预测方法与监测预警防治技术”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诱发堆积层滑坡加卸载响应比参数与位移动力学预测(项目编号:40672182)、水诱发堆积层滑坡加卸载响应比特征与位移动力学预测(项目编号:40472141)、堆积层滑坡位移矢量角动力学参数与位移多源信息综合预测(项目编号:4087218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滑塌型地质灾害的非线性动力学监控预测理论的研究”(项目编号:Y2003E01)、山东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发展项目:山东省岩溶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项目编号:003150106)联合支助下完成的综合研究成果。该项目根据堆积层滑坡的变形与失稳动因与机理,运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位移分形理论和位移矢量角多源信息预测理论等现代非线性动力学理论, 系统研究了滑坡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重点将滑坡的形成机理与位移失稳规律进行交叉耦合研究,将诱发该类滑坡的动因与机理直接引入其预测模型与参数中,并以此确定位移动力学参数、位移分形参数以及位移矢量角动力学参数,建立以上述参数为核心的位移动力学预测理论体系,从而提高滑坡灾害预测的准确率。
鉴定会由课题负责人贺可强教授做课题汇报,与会专家听取了该成果完成单位所做的技术工作报告、技术研究报告等,并审阅了相关资料。通过质询、答疑,专家鉴定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经鉴定委员会评审一致认为,该成果提出和建立了“堆积层滑坡位移动力学预测理论与评价方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创新性强,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最后,贺可强教授代表课题组对鉴定委员会专家表示感谢,鉴定会取得圆满成功。(山东省地质环境与效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张健副校长参加会议
课题负责人贺可强教授做课题汇报
上一条:
我校教授参加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研讨会
下一条:
我校又一产学研基地在重庆大安钢构签约揭牌
版权所有:2017 CopyRight 青岛理工大学 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