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博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我校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时间:2011-09-19   点击数:


  近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公布了“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结果,2011年评审通过的国家自然科学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4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219项。由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土木工程学院王燕教授主持申报的项目“建筑钢结构新型连接节点及体系的设计理论、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喜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由我校、清华大学、中冶建筑研究总院等6家单位联合完成。这是我校继2007、2008、2010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后的又一次获奖,也是我校“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第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奖。
  该项目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1)建立了高强度螺栓连接多种构造形式的承载力、高强度螺栓与焊接并用连接节点的承载力、外伸端板连接节点和T形受拉节点中高强度螺栓受拉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解决了高强度螺栓转角法施工、预拉力检测关键技术问题;(2)建立了半刚性连接节点的非线性受力-变形计算模型,提出了半刚性连接节点设计和抗震计算方法,解决了半刚性连接节点及结构体系的整体稳定和抗震计算关键技术问题;(3)发明了高延性抗震节点,建立了新型梁端削弱型和梁端加强型延性节点抗震计算方法,提出了钢框架节点抗震滞回模型和设计方法,解决了多高层钢框架新型延性节点抗震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4)提出了强震作用下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化分析设计方法,优化了钢框架的抗震结构体系,并在工程中成功应用,解决了强震作用下建筑钢结构性能化抗震设计难题。
  该项目研究突出解决了半刚性连接结构体系和多高层钢框架节点的抗震设计、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问题,形成了分析、设计、施工综合技术,实现了系统性和集成性创新。
  该项目研究成果已纳入4部国家规范和规程。并在北京国贸三期、北京LG大厦、青岛万邦中心、新加坡圣淘沙名胜世界、天津津塔、唐山曹妃甸首钢一期炼钢、印度佳凯德锅炉钢结构,以及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等国内外数百个大型钢结构工程中广泛应用,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公司、浙江精工钢结构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公司、青岛海威斯帝尔重钢工程公司等多家单位采用。该项目部分成果获201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该项目研究成果促进了我国建筑钢结构行业的技术进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使我国相关研究和工程应用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科技处)

版权所有:2017 CopyRight  青岛理工大学 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