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加入收藏
首页
部门简介
理论学习
党代会专栏
思政教育
文化建设
电子校报
相关下载
首页
> 正文
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央芭蕾舞团本周日来校专场演出
时间:2011-09-20 点击数:
9月25日晚7时,中央芭蕾舞团将携深入浅出的艺术教本走进我校,在四方校区北院礼堂为师生献上精彩演出,欢迎广大师生届时准时到场欣赏。
全场演出预计两小时左右。当晚,师生将欣赏到中央芭蕾舞团的舞蹈家们带来的《天鹅湖》、《红色娘子军》等10支经典芭蕾舞蹈节目(片段)。另外,芭蕾大师、国家一级演员徐刚先生将现场向观众介绍芭蕾艺术发展的历史和不同学派,以及世界和中国芭蕾的现状,并通过现场教学互动展示芭蕾舞演员幕后基本功训练的特点。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的“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要求,引领高校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吸纳人类先进文化的成果,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共同举办了2011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为丰富我校学生的文化生活,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文化环境,我校于2008年、2010年分别邀请中央民族乐团、东方歌舞团来校演出,让广大师生近距离感受到高雅艺术的魅力。
附:
1、中央芭蕾舞团简介
中央芭蕾舞团(又称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是中国唯一的国家芭蕾舞团,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建于1959年12月31日。演员和演奏员均来自专业舞蹈学院和音乐学院。剧团在彼·安·古雪夫等俄罗斯专家的指导下打下了俄罗斯学派的坚实基础。52年来,剧团在引进和介绍优秀的西方古典芭蕾和当代芭蕾作品的同时,十分注重将西方芭蕾的表现形式与中国民族艺术相融合,创作具有中国风格的芭蕾新作,积累了丰富的保留剧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剧团广泛地参与国际交流,受到了国际芭蕾舞坛的瞩目。现任团长、艺术总监冯英。
视频链接:http://www.chinadance.com/article-7187-1.html
http://www.chinadance.com/article-7225-1.html
2、演员简介:
徐刚,国家一级演员,中央芭蕾舞团芭蕾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87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同年进入中央芭蕾舞团,曾主演大型舞剧《无益的谨慎》、《天鹅湖》、《堂·吉诃德》、《罗密欧与朱丽叶》、《吉赛尔》、《海盗》、《仙女》、《红色娘子军》、《兰花花》、《大足石魂》、《睡美人》;以 及《林黛玉》第四场、《舞姬》第二幕、《男子四人舞》、《前奏曲》、《小夜曲》、《主题与变奏》、《协奏曲》等小节目。
1985年获洛桑国际芭蕾舞比赛约翰逊基金奖第二名,1987年获全国芭蕾舞比赛男子独舞一等奖,文化部新人新作奖,优秀表演奖,1998年与李颜编演双人舞《记忆》,在首届“荷花杯”舞蹈比赛中获评委会特别奖,1999年获文化部优秀表演奖。
1994年应邀赴日本任客席艺术家,1996年赴香港芭蕾舞团客席主演《天鹅湖》,1997年随中国艺术家代表团出访加拿大。随团出访过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日本、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印尼、新加坡、丹麦、以色列、土耳其、英国、意大利、希腊、荷兰等;以及台湾、香港、澳门。2002年在英国伦敦的拉班中心进修学习。2003年作为编创组的成员参加创作了中芭版《天鹅湖》。与姜昆、余隆合作,编排出演了《士兵的故事》的中国首演。参与了《小平你好》大型文艺晚会的编舞工作。在2010年中国文联春节晚会上,编导了舞蹈《沂蒙情深》。
3、节目单
主讲人:徐刚(中央芭蕾舞团芭蕾大师、国家一级演员)
一、芭蕾史简介:由芭蕾大师通过讲座的形式向观众介绍芭蕾艺术发展的历史和不同学派,以及世界和中国芭蕾的现状(10分钟)。
二、课堂训练展示:由芭蕾大师带领演员进行课堂训练,并现场讲解动作,向观众展示芭蕾舞演员幕后基本功训练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20分钟)。
三、观众互动(10分钟)。
四、节目表演(70分钟左右)
1.《古典女子四人舞》
表演者:徐晨婕、徐 琰、冯秋婧等
2.《古典男子四人舞》
表演者:滕建凯、孙海峰、李 楠、诸小琳
3.《天鹅湖》二幕片段
表演者:徐琰、郭风白等
4.现代舞《再别康桥》
表演者:张镇新
5.《农民双人舞》
表演者:冯秋婧、郭啸天
6.《天鹅湖》西班牙舞
表演者:徐晨婕、徐 琰、李 楠、孙海峰、李庄庄、滕建凯
7.《其实很简单》
表演者:张镇新
8.《胡桃夹子》陀螺舞
表演者:王思正、诸小琳、郭啸天
9.《红色娘子军》斗笠舞
表演者:徐晨婕、徐琰、冯秋婧等
10.《大谢幕》
表演者:全体演员
注:节目演出顺序及内容以演出当日为准。
上一条:
成教学院被评为全省“十一五”住房城乡建设教育培训工作突出贡献单位
下一条:
我校在全国高校无烟环境创建评估中位列山东高校第一
版权所有:2017 CopyRight 青岛理工大学 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