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联合发文,公布了我省高等学校2010年度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我校以总分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进入9所优秀高校之列。
2011年4月,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鲁教人字〔2011〕11号),决定对全省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考核工作采取定性考核、定量考核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考核结果是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对领导干部调整、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5月30日至6月3日,省教育厅组成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组,对全省40所省属和省市共建本科院校开展了2010年度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实地考核,通过听取学校人才工作汇报、组织满意度测评、召开相关人员座谈会、查阅人才工作相关材料、实地查看学科(实验室)建设等人才载体情况,从定性部分组织领导、工作措施、发挥作用、学生培养、研究创新和9个定量指标及省高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评价综合考核,9所高校被评为优秀等次,22所高校被评为良好等次,9所高校被评为一般等次。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关系学校发展的“一号工程”,人才工作成效显著。2010年7月26、27日《光明日报》以“引进人才谋发展”和“引人、用人、留人”为题,对学校人才工作进行了典型报道。
学校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条件保障。成立专门人才工作机构----人才与学科工作办公室,实现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学科建设“无缝连接”;依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北卡州立大学,建立2个“海外人才引进联络站”,促成多名“暑期、项目海归”来校讲学;实施柔性引智。
全力打造创新平台,培育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精心打造“国家级节能环保冶金装备工程中心”、“青岛建筑创意产业园”创新平台;重点建设教育部“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海洋环境混凝土技术”工程中心及19个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汇聚优秀人才,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开展重大科技攻关。
培养引进并重,加快青年教师“博士化”进程,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加快了学校科研竞争的提升,必将大大促进教学质量的高。近三年,在学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引进人才获批项目大幅度增加。2009年引进人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到学校总获批项目的25%,2010年增加到37.5%,2011年达到42.8%。在2011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生物环境与绿色化工”海外泰山学者团队共获得3项,占全学院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项目的3/4;土木工程泰山学者团队获得3项;机械工程泰山学者团队获得2项。
2009年我校引进人才、理学院孔亮教授获得2010年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取得了我校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历史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