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博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一德来校作报告

  时间:2012-06-03   点击数:


  6月1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一德应邀在学术报告厅为师生作了一场题为“结缘钢铁,一生无悔”的成长成才报告会。校长仪垂杰出席报告会,人才与学科办、研究生处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及200多名师生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副校长李国华主持。
  王一德院士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向师生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生活、成长、工作经历,毫无保留地介绍了自己求学的经验与方法。王一德院士用5句话、30个字概括了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有过两次选择,换过三个地方,经历过两次死亡,遭遇过两次挫折,一生三起三落。”王一德院士表示,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历经人生几度起伏,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两个心愿:一是立志献身钢铁,为国争光;二是勤奋工作,事业有成,生活无忧。王一德院士结合自己的人生体会和感悟劝诫广大学子:一是面对困难挫折不屈服、不气馁。挫折坎坷多的人,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努力,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但在付出的时候不要想到回报,不要想着少投入、多产出,要宽容大度,把挫折当做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正确对待逆境,永不动摇、永不放弃;二是牢记勤奋和积累的重要性。聪明靠勤奋,能力靠积累,多想、多学、多干,多付出、多投入,不怕苦、不怕累;三是要摆正位置,高度重视团队作用。正确认识自己,有困难时要自信,成功时要懂得谦虚。要有追求,追求自身的价值,做一个社会需要的人;四是要勇于创新,敢于负责。
  王一德院士,压力加工专家,1968年北京钢铁学院研究生毕业,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当选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常委。曾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现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40多年来一直工作在钢铁冶金生产技术第一线,为我国轧钢装备技术和不锈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主持不锈钢攻关、“高质量不锈钢板材技术开发”国际课题和不锈钢系统改造,使不锈钢工序成本大大降低;形成一整套不锈钢生产工艺技术;自主集成铁水为主原料冶炼不锈钢新流程;采用强力粗轧机、大功率精轧机和世界最新TDC技术改造热连轧;创新继承多项冷轧新技术,主持完成全球最大的不锈钢冷轧厂、不锈钢无缝钢管厂、不锈钢精密带钢厂等工程项目建设;主持建成国内第二个冷轧硅钢厂,自主开发一整套冷轧无取向硅钢生产工艺技术,与美国、日本同属国际领先水平;多次主持纯铁新材料研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了国防军工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点工程需要。曾获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奖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7项。撰写论文约50篇,译著三部约200万字。先后被评为“山西记忆十大新闻人物”,山西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大经济风云人物”,荣获“山西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称号。

报告会现场1

王一德院士作报告

李国华副校长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现场2

 

版权所有:2017 CopyRight  青岛理工大学 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