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加入收藏
首页
部门简介
理论学习
党代会专栏
思政教育
文化建设
电子校报
相关下载
首页
> 正文
2012届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时间:2012-06-28 点击数:
6月27日、28日,青岛理工大学2012届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典礼先后在四方校区、黄岛校区、临沂校区隆重举行。校党政领导、学校老领导、各学院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毕业典礼。2012届全体本专科毕业生、硕士、博士毕业生参加了典礼。
校长、博士生导师、洪堡学者仪垂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全文另发,详见“杏坛理工”),校党委副书记杨向荣主持四方校区、黄岛校区毕业典礼,副校长赵铁军宣布各学院毕业生获得学位情况。
在临沂校区,校长助理、临沂校区校长张伟星主持毕业典礼,临沂校区副校长朱卫东宣读考研表彰决定。费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杜昌伟,费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刘飞,费县政协主席崔又飞,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周耘耕,费县校区管委会主任、山东华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全恩厚,山东华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洪田以及费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毕业典礼。
仪垂杰校长在讲话中从与同学们在校期间的亲切交流谈起,向大家阐释了现代大学的崇高理想和理工大学的远大目标追求,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在校期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理工大学的高贵品质、光大了理工大学的精神传统。仪校长指出,同学们入学即经受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浒苔蔓延和甲流肆虐等灾难灾害的考验。在救灾中,在抗甲流的时候,你们用爱心、用眼泪、用绵薄之力,发扬着理工大学精神,锻造着理工大学的品格,聚焦着人类文明之光。灾难启发你们去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了解人类怎样去认知和预防灾害,怎样在防灾减灾中进行文化建设、制度设计和政策贯彻;灾难让你们明白,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强盛在于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的现代公民精神的塑造,在于构建取义存仁和强烈责任感的文明社会;灾难让你们的心灵回归于人类的基本情感和基本价值标准,帮助你们更加了解生命、懂得生命和爱惜生命。
仪校长在讲话中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在于创造社会流动、减少贫富分化、消除阶级鸿沟,提高社会公平。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创办揭示出: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思维正蕴含在撬开我国发展大门的“三农”之中;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创办昭示着:社会进步的逻辑是,所有为国家做出牺牲的人,都将从国家那里得到慷慨的回报,政府通过对人的投资,提高国民的素质,从而民富国强。历史不但成就了你们母校的“钢铁精神传统”、赋予了她“饮水思源、报国为民”的崇高品质,而且塑造了你们作为现代公民所要具备的强大内心世界。历史矫正了现实中的近视,让你们在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中,放眼你们的人生, 挑战你们的责任与梦想,满怀你们的穿越地平线的渴望。
结合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团九十周年大会上对广大青年提出的“五个必须”、“五点希望”和温总理对青年学生的寄语,仪校长在讲话中对毕业生同学提出殷切期望:虽然你们取得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虽然你和你们的家人都为此感到自豪,但是你们不能停滞不前。希望你们在这个多变无常的世界上,听从爱心的召唤,用你们已经见证了的爱心,去服务社会、单位或团体;去关爱他人,特别是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生活的人们;去度过一个又一个让生命感动的日子。在2007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我对新同学说过:家庭、学校、社会对同学们身体的成长、精神的抚育、心灵的安慰,有数不清的投入,应该记住这些恩典,担当起对亲人、对社会的责任。今天我要补充的是,我们的国家、民族正在开创负责任的新时代,同学们要认识到你们对自己、对国家、对全球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没有什么能够与你们的神圣义务和崇高责任比肩,也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你们的精神风貌和刚毅品格。
毕业生家长代表李茂实、蔡玉良分别在典礼上发言,对学校精心培育学生成长成才表示诚挚的感谢;校友代表、我校89级校友、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部长陈文龙在发言中对毕业生提出勉励与希望;教师代表理学院王岩教授、商学院副院长王曙光教授、土建工程系主任苗吉军博士向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踏上新的征程表示祝贺和祝福;毕业生代表机械工程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08级1班毕业生王鹏飞、商学院会计专业08级3班毕业生阎婷、机电工程系陈盼盼表达了对母校的眷恋与不舍、对老师的感激与尊敬、对同学的真情与祝愿。
四方校区毕业典礼现场
黄岛校区毕业典礼现场
临沂校区毕业典礼现场
仪垂杰校长讲话
杨向荣副书记主持典礼
赵铁军副校长宣布各学院毕业生获得学位情况
青岛理工大学校长助理、临沂校区校长张伟星在临沂校区主持典礼
临沂校区副校长朱卫东宣读考研表彰决定
校友代表陈文龙发言
家长代表发言
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发言
颁奖
上一条:
我校领导赴费县朱田镇看望“第一书记”并参加村党建基地落成仪式
下一条:
海洋环境混凝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验收会举行
版权所有:2017 CopyRight 青岛理工大学 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