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博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我校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

  时间:2012-10-29   点击数:


  10月24日至28日,“中建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在重庆大学成功举行,我校土木工程学院派出的“永翔队”设计制作的结构作品获得大赛的二等奖。
  本次大赛由国家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重庆大学承办,共有来自同济、清华、澳门大学等两岸三地的85所高校代表队参加。我校代表队由土木工程专业2010级学生张翼、张永、李启明组成,土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谢春虎担任领队,结构实验室主任徐培蓁担任指导教师,从赛题下发后便开始了认真的准备,近三个月来勇于突破、敢于尝试,克服了许多困难,在经过现场12小时模型制作、现场答辩、现场加载等环节的激烈比拼后,最终得分排名第20位。本次比赛设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6项。
  本次竞赛命题为‘吊脚楼建筑抵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选题是历届比赛中首次针对西南地区山地特色建筑结构,考虑泥石流、滑坡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危害,进行建筑结构的抗冲击模拟。吊脚楼建筑是我国传统山地民居中的典型形式,而重庆地区位于三峡库区,旧式民居中以吊脚楼建筑居多。参赛队要在12小时内利用组委会提供的各种规格木材及胶水的力学特性,以结构重量最轻,静载、冲击下结构安全、变形最小为设计目标,制作完成一件模拟山坡建筑物的模型。竞赛评委专家从作品设计图及计算书、模型制作质量、结构刚度及结构重量、现场表现等多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评奖。在满足变形和承载要求情况下,模型制作精良、承载大变形小、模型最轻的作品取胜。
  我校学子的参赛作品“倔强的小明”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小组的同学们与老师对于半坡结构先后考虑了多种体系,综合各种因素,最终确定了框架结构为主,辅以必要斜拉、支撑的结构布置方案。对于结构中的主要受压构件,为了能够在尽可能少的材料用量下获取足够的抗弯刚度,采用箱型截面。所有基本构件有机组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体系,保证了整体结构具备良好的工作特性。
 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创立于2005年,大赛秉承“创新、合作、交流”的宗旨,已为全国土木工程学科高等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联系以及推动学科创新活动提供了一个独特且成功的示范平台。大赛是教育部所确定的全国九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被誉为“土木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是目前国内土木工程专业领域最高规格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赛事。我校土木学院在往届比赛中获得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土木学院)


模型加载比赛现场

模型接受第一次冲击荷载

赛前准备




版权所有:2017 CopyRight  青岛理工大学 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