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至27日,应“海洋环境混凝土技术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赵铁军教授和“滨海低碳混凝土技术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金祖权副校长的邀请,德国莱比锡应用科学大学(HTWK Leipzig)著名断裂力学专家Volker Slowik教授对我校进行了为期16天的学术访问与交流。活动旨在深化我校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国际合作,提升土木工程学科的科研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水平。

访问期间,赵铁军和金祖权会见了Slowik教授,对Slowik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其详细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国际化发展战略方面取得的成就。学校高度重视通过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国家级高端引智平台,汇聚全球顶尖智力资源,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Slowik教授在断裂力学与材料耐久性领域的深厚造诣与我校在长寿命钢筋混凝土等方向的研究高度契合,此次来访将推动双方建立长期、稳定、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重大工程领域的科学挑战。

土木工程学院对Slowik教授的来访给予了高度重视。学院院长侯东帅代表全院师生对Slowik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侯东帅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师资力量、科研平台、社会服务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举措。他表示,学院正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学科高地,Slowik教授此次来访,不仅为学院师生带来了国际前沿的学术思想,更为学院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对提升学院的整体科研氛围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Slowik教授围绕“断裂力学基础与前沿应用”及“混凝土塑性收缩及裂缝防控”等主题,为我校师生带来了多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报告系统介绍了其团队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工程实践应用,并就材料耐久性、微裂纹演化等关键科学问题与现场师生展开了深入的互动与探讨。
在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王鹏刚教授等人的陪同下,Slowik教授参观了我校防灾减灾、轨道交通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对实验室的先进设备配置、规范化管理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我校的实验平台与他在德国的研究条件形成了良好的互补,为双方未来在共同申报国际合作项目、共享实验数据、联合培养学生等方面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为促进对青年学者的精准指导,访问期间还特别组织了青年教师与研究生研究成果汇报会。青年教师崔祎菲、杜振兴,博士后冀欣,以及十余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分别就各自在混凝土材料、复合材料力学行为、耐久性评估、数值模拟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向Slowik教授进行了详细汇报。Slowik教授对每位汇报人的科研工作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并从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理论建模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此次近距离的交流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更激发了科研灵感,获益匪浅。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显著增强了我校与欧洲高水平研究团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为双方开展实质性、深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将继续依托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积极推进与世界一流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持续提升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贡献力量。(撰稿:王鹏刚;审核:侯东帅)
附:Volker Slowik教授简介
Volker Slowik教授,德国莱比锡应用科学大学(HTWK Leipzig)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德国Technische Hochschule Leipzig获得土木工程博士学位,随后在瑞士和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断裂力学、混凝土耐久性等。Slowik教授担任国际著名期刊《Cement & Concrete Composites》等编辑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