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民族先锋 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英烈事迹展”在图书馆开幕。党委副书记车景华,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钱均,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王粲,党委副书记、院长郭印,图书馆馆长乐国林及宣传部党支部、文化中国“两创”党支部全体党员,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党员参加活动。

车景华在致辞中强调,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展览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继承和发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举措,是贯彻落实学校2025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安排的重要抓手。他希望通过展览,引导学校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感受到党的伟大、人民的伟大、民族的伟大,感受到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具有的责任和担当,要把抗战精神融入到生活中,指引我们更好地学习、更好地成长,为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郭印表示,作为青岛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2025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学院教师要把展览内容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把展览内容涵化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承担传播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使命。
党员们认真观看每一块展板,听取对展板内容的细致介绍,深刻感受抗战精神的伟大力量。

展览由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办,学校党委宣传部、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图书馆、青岛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承办。展览分为“抗战英烈名录”“东北抗战英烈”“八路军及华北抗战英烈”“新四军及华中抗战英烈”“华南抗战英烈”五个部分,通过1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反映了在十四年抗战中英勇战斗、殉职的抗战英烈的光辉事迹,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抗战胜利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凸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品牌,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撰稿:张成福 ;审核:钱均、王粲、郭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