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博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举办新时代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讨会

  时间:2021-05-18   点击数:

为贯彻“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培养,5月15日,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在嘉陵江路校区举办新时代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讨会。会议邀请教务处处长苗吉军教授、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曲成平教授、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勇教授、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张冬梅教授、校教务督导曹银妹教授、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孙好芬教授作专题报告。会议由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副院长李金成教授主持,学院教师全员参加了会议。

首先,苗吉军教授致辞。他强调,新时代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作为大学教师要明确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切实把本科教学放到重要位置,从教材、教研教改项目、教研教改论文和教研教改成果四方面着手,做好长远规划并落细落实。

接着,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院长毕学军教授致辞。他指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教师,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省相关教育教学改革文件精神,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聚焦人才培养这一主责主业,加强大学生的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上好每一堂课,做“四有”好老师。希望每位老师能够注重教学质量提高和产学研融合,扎根时代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曲成平教授作了主题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挑战和解决途径》的报告。曲成平教授从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破五唯带来的困惑、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及青年教师面临家庭生活、经济状况等维度分析了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挑战,从学校、学院、教师个人的角度给出战胜这些挑战的建议,最后建议青年教师注重心理健康状况,提升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勇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教学改革体会与成果奖准备》。杨勇教授指出,教学改革是高校教师事业永恒的主题,践行育人使命坚持教学改革,是对教师职责的坚守,会让课堂充满生机;针对教学成果奖的准备,建议多参加各类教学研讨会、追踪最新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注重高质量期刊论文与项目解析、注重教学工作的凝练总结与创新等。

张冬梅教授作主题为《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的相互促进》的报告。张冬梅教授在报告中首先明确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课程思政可使同学们意识到本专业本课程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课程建设永远在路上,对如何融入课程思政给出了相关建议,可从课程中的定理定律、挖掘科学家的创新思维、用中国科学家、企业家的励志故事激发使命担当等方面着手;青年教师遇到问题要找准问题,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多轮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有特色的方案。

校教务督导曹银妹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教学探讨——教学与督导案例》。结合督导案例曹银妹教授指出,在上课中部分青年教师存在照屏宣科、课程研究不足、不能做到爱岗敬业和不断进取等问题;建议青年教师要更加充分地备课、深刻理解课程的定位目标要求,注重知识更新教学方法更新,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孙好芬教授就《后疫情时代教学模式探讨——线上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为主题进行经验分享。孙好芬教授现场演示了雨课堂的操作,给青年教师讲解了雨课堂的操作注意事项、优缺点、与学生的互动技巧等,同时演示了其他线上资源,并从教育背景、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感悟四方面给出了宝贵建议。

下午,会议围绕“如何提高青年教师讲课能力和讲课技巧”“面对新形势工科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何改革”“如何改进课堂教学能力”“如何将课堂思政融入专业教学”“如何开展过程化考核”等五个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与会教师就以上议题各抒己见,经验丰富的教师还结合亲身经历,向青年教师传授了诸多教学技巧,最后研讨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通过此次研讨会,教师们深入学习领会了“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了课程思政在专业教学和铸魂育人中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学责任感和教学能力,进一步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将从立德树人的实际出发,努力钻研所教授课程,紧随时代步伐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扎实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撰稿:王海英、潘凯玲、徐杰;审核:邵长飞、李金成)

版权所有:2017 CopyRight  青岛理工大学 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