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博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我校两项成果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成果鉴定

  时间:2020-12-14   点击数:

 

2020年12月11日,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李长河教授团队的两项成果通过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采用线下+线上视频会议形式,副校长于德湖及李长河教授团队成员参加了会议。于德湖首先致辞,对院士、专家对青岛理工大学机械学科的帮助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优势学科方向,特别是机械学科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贡献度。

上午8:30~11:00,鉴定委员会听取了由青岛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纳米增强生物润滑剂及其在准干式切磨削中的应用” 的科技成果汇报,审查了鉴定资料,经质询和讨论,形成鉴定意见如下:该项目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润滑剂的多能场雾化与参数化可控供给技术及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

鉴定委员会由浙江大学谭建荣院士担任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陈明教授、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商宏谟董事长担任副主任,大连理工大学康仁科教授、山东大学葛培琪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赵清亮教授、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林江海院长担任委员。谭建荣院士等专家对项目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项目组进一步扩大成果的转化应用,助推中国制造2025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

李长河教授团队自2006年起开展了准干式制造相关研究工作,经历13年的潜心攻关和产学研合作,形成了“纳米增强生物润滑剂及其在准干式切磨削中的应用”科技成果。

下午2:30~5:00,由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陈志会长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大学韩鲁佳教授、石河子大学坎杂教授担任副主任,浙江理工大学武传宇教授、山东农业大学侯加林教授、海南大学长江学者杨然兵教授、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焦伟研究员担任委员。鉴定委员会听取了由青岛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核桃柔性破壳超微粉碎与仁衣分离关键技术”科技成果汇报,审查了鉴定资料,经质询与讨论,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的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高温瞬时核桃仁衣去除技术、同腔集成式多级核桃壳超微粉碎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陈志会长等专家对项目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项目组再接再厉,进一步对相关理论深入研究,不断巩固优化现有成果,延伸核桃的产业链和技术附加值,提升科技成果转换为实际生产的能力,有效推进农机工业振兴,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

该项目自2011年起,至今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7件,PCT国际专利9件,申请国际专利3件,发表学术论文20篇,建立的典型区域核桃加工生产线,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获得了我校目前唯一一项全国“挑战杯”一等奖、在CCTV10我爱发明栏目50分钟专题报道。(撰稿:唐洪伟 张彦彬,审核:李长河)

版权所有:2017 CopyRight  青岛理工大学 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