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温红色记忆,传承五四精神,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土木工程学院师生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为祖国母亲献上一曲青春赞歌,传递爱国心声。


学院青年学生们共同挥舞国旗,用美妙的歌声,以昂扬的青春活力向祖国献礼。他们在石老人,五四广场,栈桥,校科技广场、教学楼、校史馆、礼堂等地以多样的形式,多彩的创意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五四广场上,五月的风伴随着悠扬的琴声,像是在诉说着对祖国爱得深沉;科技广场上,国旗护卫队步伐铮铮,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空中迎风飘扬;校史馆门前,土木学子身着汉服翩翩起舞,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操场上同学们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的朗朗歌声,幸福和自信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视频在腾讯视频、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QQ空间等新媒体平台同时上线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好评。截至5月4日下午18:00,视频已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报、中青网、中国大学生在线、山东共青团、山东省学生联合会、大众网、山东教育新闻网、共青团青岛市委、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齐鲁晚报、青岛财经日报、山东校园、青岛校园等校外媒体转载,累计播放量已达13.4万。

本次视频是由土木工程学院分团委策划发起,校广播站联合出品,拍摄期间得到了校团委和各学院的大力支持。作为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土木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我和我的祖国》视频的拍摄,体现出学院三全育人教育体系的初步成效,展现了学院传承革命传统、建功伟大时代的良好精神风貌,为纪念五四运动百年、祝贺新中国七十华诞献上最诚挚的祝福!


土木研1701班的王君昌是本视频的导演兼编剧。他说:“从五四运动到新时代,青年人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在五四运动百年之际筹备本次拍摄,是对五四精神的特别重温和传承,想通过这种方式向祖国献礼,让时代看到我们青年人的力量。”
山东省“大智之星”齐鲁学子奖学金获得者卓越151班姜能栋参演了本次视频,他说:“只有把自己融入祖国发展、人民进步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军事爱国者协会会长土木183班的刘程博是一名退伍的空军飞行学员,他说:“当年五四口号成为时代强音,如今的青年风采标示着时代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为祖国自豪!”
土木1711班的陈鹏辉参与了歌曲的演唱,他说:“新一代的大学生应奋发图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理想,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和力量。”


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邵先锋讲到:“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学院将结合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试点院系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弘扬主旋律,在学生成长“拔节孕穗期”注入满满正能量,将五四精神、爱国情怀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培根铸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分团委书记王中帅讲到:“一百年风雨兼程,七十载沧桑巨变。今天,五四的呐喊仍然响彻国人心中,五四的号角依然激励我们前行。生逢其时,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在肩,唯有以青春之我、以奋斗之我,秉青志前行,才能书写好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时伟参与了本次歌曲的演唱,她说“作为一名教师,真诚的希望我的学生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全国三八红旗手、宝钢优秀教师、山东省十大师德标兵田砾说:“五四百年风云过,新中国七十华诞豪气生。多么庆幸我生在和平年代,生在强大的中国。要知道,教育的优劣关乎到民族的未来。虽然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专业课教师,但我从没忘记传授专业知识、注重能力培养之外,要给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才能真正做好“育人”这件事。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王燕说:“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学院师生共同为祖国献上一曲青春赞歌,祝福祖国繁荣昌盛!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我们教师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求我们教师应具有强烈的职业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以高尚的情操、满腔的热情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成为学生在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和领航者。”(撰稿:王君昌、王中帅 审核:邵先锋)
视频网址:http://t.cn/ESW2Awo?m=4367226868046076&u=514321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