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博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台湾教授吴京:郑和不应被我们忘记

  时间:2004-04-27   点击数:

台湾成功大学教授吴京:郑和不应被我们忘记 4月27日上午,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成功大学教授吴京在我校建筑馆101室做讲演。吴京以丰富的具有珍贵收藏价值的郑和图片,及大量的海外有关郑和的报道畅谈“郑和下西洋”。他提出,华人祖先曾对海洋文化做出巨大贡献,郑和下西洋600多年了,华人应以郑和作为精神象征,引领华人全面走向世界,实现21世纪属于中华民族的期盼。郑和不应被我们忘记! 吴京为国际著名流体动力学及微波海洋遥测学专家。他以历史和现实的交融,走到历史长河中去追溯去反思,又回到现实中去思考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他指出,郑和下西洋是一个规模浩大的航海事件,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长期以来,它都被哥伦布、麦哲伦的业绩和光芒所掩盖。今天,当我们对外讲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世界时,我们反思中国历史上以海洋文明为鼎盛标志的“郑和下西洋”,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他说,郑和七次西航,每次近3万人,最多有船300多艘,造访40余国,纯系和睦邦交的和平之旅,与哥伦布发现美洲所带给当地人民的灾难有天壤之别。 郑和的历史事件毕竟离我们将近600年了,600年来,我们的后人对他是渐渐地淡忘了,在中国有许多人知道麦哲伦和哥伦布,却不一定知道郑和。 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郑和七下西洋的远航,比哥伦布、麦哲伦都要早得多,我们当时的航海能力、技朮比西方欧洲将近领先一个世纪。长期以来,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现在有很多人淡忘这段历史,从郑和下西洋以后中国的历史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那就是后来开始禁海几百年,造成近代史上的一页耻辱史。在新千年中,我们将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海洋,在这个时候,我们更要肯定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弘扬它对外开放的民族精神,来珍视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 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对历史的评价,只有当对历史拉开一段时空距离时,才有可能比较清醒地去认识它。对于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和目的,我们现在对它的判断或断言不能太早,我相信所有的判断,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包括一些史料的挖掘都会不断地见证这段历史。 其实,我们中国对海洋并不陌生。汉朝时,我们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大国。我们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延伸到了波斯湾。中国是有航海传统的国家,对于郑和下西洋,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它是在我们前面航海传统上的延续,如果没有前面的航海铺垫、实力铺垫,包括宋代造船技朮发展的高峰期,它也不会造成这样的历史事件的出现。所以郑和下西洋是一个国家国力、科技能力、远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体现。 不管郑和的主观动机是什么,但它客观上已经起到人类洲与洲之间沟通和交流的作用,也帮助中国人去认识世界,去认识离我们隔着一个印度洋的对方世界,它也让那个世界见识了中国人。起码是那么大的船队下西洋,对当时弘扬国威、平定海盗也起了积极作用。   吴京说,不忘记郑和西航600多年的另一意义为宣扬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文化传统,打破近年来所谓“黄祸”、“中国威胁论”的迷信。他指出,1998年葡萄牙庆祝航海家达加马于1498年发现东来印度航线,举办世界海洋博览会,并向联合国建议定为“世界海洋年”。事实上,郑和1405年比达氏早90年,率宝船船身超过400尺,哥伦布比他晚一个世纪,所乘的船仅85英尺。西航时的造船、远航、天文、航队管理等技术,印证了当时中国已是一个知识大国。 吴京认为晚清以来,西方批评中华民族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其实,华人的祖先曾有辉煌的航海成就,对海洋文化做出巨大贡献。他提出,今日中华民族应以郑和作精神象征,引领华人全面走向世界。 (青岛建院报记者 郭兰成)

版权所有:2017 CopyRight  青岛理工大学 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