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博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校长仪垂杰博士在我校揭牌庆典上发表重要讲话

  时间:2004-11-08   点击数:

 在11月6日我校揭牌庆典大会上,校长仪垂杰发表重要讲话。他饱含激情地回顾了学校走过的50多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刻分析了学校更名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充分阐述了我校在关系山东省省、青岛市重大发展战略的“半岛城市群”和“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重要作用,并号召全校广大师生把握大机遇,开阔大视野,策划大思路,推动大发展,树立品牌意识和特色意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同心同德,全力以赴,为建设一所具有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多学科国内外知名大学而努力奋斗


  在青岛理工大学揭牌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 校长 仪垂杰 博士
 (2004年11月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 大家好!
 
 在这金秋送爽、硕果灿灿的丰收日子里,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庆祝青岛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青岛理工大学。全校一千五百名教职员工和一万七千名学子向莅临庆典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斗转星移,岁月如歌,筚路蓝缕的青岛建筑工程学院,五十载沧桑砥砺,跨世纪风雨兼程,04年5月17日,教育部正式批准更名为青岛理工大学。这一刻,凝聚了几代人的梦想与心血,这一天,我们努力了数十年。从“学院”到“大学”,决不仅仅一字之换,这是量到质的跃迁,这是半世纪来的治学与求索;这是为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孜孜以求;这是学校事业将谱写的新篇。

 学校自创建以来,在原冶金工业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青岛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经过几代人的奋力前行,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为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很好地履行了大学的使命。在此,我谨代表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和行政向长期以来给予我校支持和关爱的各级领导、校董事会、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友人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向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做出贡献的前躯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奋战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第一线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向寒岁餐月的莘莘学子们致以最美好的祝愿!

  今天,我们亲身见证了学校的光荣,更加铭记她创业的跋涉。忆往昔,峥嵘岁月。51年前,在青岛市江苏路43号的几十间房屋内,40多名教职工招收了第一届100多名学生,迈出了学校自信与坚实的步伐,从此,她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在半个世纪的历史中逐渐发展壮大。先后经历了青岛建筑工程学校、山东冶金学院、山东冶金工业学院、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几个历史发展阶段,成为新中国创建的高等工程技术院校的先驱和实践者。她为我党在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和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如何办好亲手创建的大学,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勇敢的尝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乃至今天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在海内外学术和工程技术舞台上有她培养的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在中南海、省部委有她蕴育的社会精英。在祖国最需要钢铁,冲破封锁的年代,从这里走出去的大批专业技术骨干,为新中国钢铁工业基础设施和装备的建设,他们奉献出聪明才智和大好年华,甘洒热血和汗水,书写新中国工业的蓝图。从建筑学校到理工大学,从第一代学人,到他们直系的第三代学后,这所高等工程技术学府,为筑牢党的钢铁江山,为回报祖国和人民的哺育,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她可以告慰祖国母亲和她挚爱的黎民百姓,她无愧于时代,她无愧于历史。

  51年后的今天,学校已从一所“单科性”的学院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法协调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的51年,是自信自立、发愤图强的51年;青岛理工大学的51年,是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51年;青岛理工大学的51年,是把现代意义大学的梦想变成光荣现实的51年。51年,犹如始终伴随她的大海,尽管一次次的潮起潮落,一回回的风雨转换,但她冷眼向洋,思量大洋彼岸那个国度强盛的源泉,从此,现代大学的理想不变,办社会主义大学的意志更坚!风雨51年,她用心灵感受着时代的脉搏;奋斗51年,她用汗水书写了祖国和人民满意的答卷!她慷慨奉献展现着自己的品格,她不懈追求充实着自己的内涵;她用创新演绎着自己的特色,她用奋斗诠释着永远的信念。

  今天,站在青岛理工大学新的起点上,抬眼望去,倍感鼓舞的是,这里有一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高水平学科建设队伍和高素质服务群体。在921名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140名;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了60%;引进4名院士和1名外籍院士,他们近年承担了46项国家级课题,126项省部级课题,取得了9项国家级科研奖励和55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在涉及国计民生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战略等领域中,开展了建筑结构、建筑灾害及预防、远程可视化环境灾害实时预测预警和先进制造技术等的技术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很有价值的成果。

  51年,青岛理工大学为这支队伍锻造出了在国内独具一格的高水平学科平台。建筑与结构工程、建筑火灾与灾后处理工程、机械设计与先进制造、人工环境与环境保护、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开发、数字微波平台技术等。在这些平台上,院士、教授带领着他们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们,利用国内特有的1:1建筑结构灾害试验系统,探索了易受恐怖攻击的典型建筑结构的火灾破坏机理和有效防护技术;数字微波系统成功预报泰山、崂山等多起火灾和海港、重地、要塞等数字图像信息的实时监测,为青岛这座国际化城市构筑安全信息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个平台将与建筑结构火灾与灾后处理、民航导航等进行多学科的跨越交叉,产生新的理论方法,开发实用技术,把来自空中的恐怖袭击,有效地拒之门外;人工环境的研究成果成功解决了首长专列和高原列车车内气流和温度的动态问题,为这类运载工具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哲学家命题的“我思故我在”在我校机械制造学科的先进制造系统上,可以做到“想出来的就能做出来”,而且是在时空大大压缩条件下完成的。就是这个学科,经过了二十几年,造就了一位从自修本科到取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的学术带头人-杨沛然教授。他在摩擦润滑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登上了国际公认的学术高峰,荣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进展和成果第一名。

 在青岛理工大学有富裕子弟求学,更有云、贵偏远山区的贫寒学子苦读;她为应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最大限度地争取权力;更为那些弱势群体和贫困家庭的优秀子女尽可能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她的教育要做到的是:在她的学生从进来到出去的时间序列中变得高尚、变得聪明、变得崇高、变得刚毅和强劲,这是因为青岛理工大学是一所负责任的大学。她的教育坚持:真理至上、民族至上;坚持弘扬民族文化,人文精神永放光芒;坚持锻造“诚实”、“自信”和“刚毅的品格”;坚持给他的学生珍贵的纪念品;坚持钢铁就这里炼成的信念;坚持使她的学生拥有真才实学。

 接过“青岛理工大学”这个神圣又沉甸甸的名字,最强烈的感受是:把一个什么样的青岛理工大学呈现在社会、领导和广大群众面前?把什么样的学生引领到21世纪的全球舞台上?如何矗立起,追求、探索和维护真理;学术的客观、公正和无私;对民族的忠诚以及对民族振兴而奋发的主观意识,这三足鼎立的青岛理工大学的办学理想;彰显办学特色,秀木于高水平大学之林的青岛理工大又该怎么做?这些都是非常有压力的,也同感哈佛大学校长的那种深深的忧患。他说:“如果说哈佛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特点,那就是我们总在心神不定的担忧。当我们为取得的成就而高兴时,会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阵痛,我们知道有多少学院是在全盛时刻,种下了日后衰退的种子。第二天性使我们从自我陶醉中清醒过来,时时问一下自己有什么会削弱我们的大学或阻止它满足现代社会和人类的需要”。青岛理工大学的建设者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向高水平大学进军、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要有许多跨越,迫切需要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如,学校现有空间的供给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大众对学校提供教育的强烈需求。社会学家和教育家共同的结论是:社会文明的提升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大学的作用,而成功的大学与土地和睿智的政策不无关系。如果没有1862年美国莫里哀“赠地法案”,就不会有今天前20名世界一流大学中,美国就占有17所的结果;如果没有二战后美国政府关于“科学-无尽战线”的报告,要求把国家科研交给大学,历史也许不会把超级科技霸主的桂冠戴在美利坚的头上。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现代大学的职能昭示:社会进步、经济腾飞因大学的繁荣而谱写出华彩乐章;大学因社会的关爱和政府的支持而取得成功。

 斯坦福大学曾这样说过自己:“我们的大学虽然年轻,但她却是人类智慧的继续者,她的路标全部都是指向前方”。年轻但成熟的青岛理工大学有幸根植于齐鲁文化的沃土;有幸拥抱蔚蓝色大海的文明;有幸接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有幸得到市委市政府支持;有幸各级领导、校董事会、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友人一往情深的关注与慷慨。

  请相信,青岛理工大学定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形成青岛理工大学精神,按照现代大学制度,依法治校,学术本位,保证学校的各项工作运行在制度的轨道上。

  请相信,青岛理工大学将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挖掘、优化现有教育资源,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同情与支持,让社会和天下的父母知道,她有能力提供全球化人才需要的教育服务;让社会和天下的父母放心,她的教育服务是可信的、高质量的,她培养的人才是高素质的、有能力的。

  请相信,青岛理工大学拥有一支特别能战斗、善于打硬仗的高水平特色学科研究队伍和现代化的设施与装备。“半岛城市群”和“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实施需要他们,他们也定会在这关系重大的省、市发展战略中,把青岛理工大学建筑、结构、环境和制造学科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其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解决关键工程技术问题中大放光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朋友们:
  今天,我们一起揭开了青岛理工大学的红盖头,青岛理工大学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永远是你们值得信赖、诚实的朋友。

  青岛理工大学感谢你们!青岛理工大学欢迎你们!

 让我们共同拥抱青岛理工大学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
 

版权所有:2017 CopyRight  青岛理工大学 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