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博 | 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人民日报 青岛晚报教育:“疫”不容“迟” 青岛理工大学全力以赴推进主校区战略转移

  时间:2020-03-24   点击数: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12337929/rmh12337929

疫”不容“迟”1400余人热火施工
青岛理工大学全力以赴推进主校区战略转移

在全国疫情防控向好趋势持续巩固和复工复产工作稳步有序推进的整体形势下,青岛理工大学新校区(嘉陵江路校区)二期工程正如火如荼地推进。

1400余人正全力推进二期建设

记者了解到,自2月24日起,青岛理工大学新校区二期工程陆续复工建设,目前全面复工,现场施工人员1400余人正在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3月2日,青岛理工大学召开了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工作部署会议,总结学校2019年工作,安排部署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2020年学校事业发展工作。

会上,青岛理工大学校长谭秀森将2019年定位为“全面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开局之年,是学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之年。”

完成主校区转移是今年主抓任务

同时,谭秀森将青岛理工大学2020年的工作概括为:围绕一个目标,抓住两大任务,推进十大工程,完成十五项重点工作。“围绕一个目标”即: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抓住两大任务”即:完成主校区转移和通过加强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两大任务;“完成十五项重点工作”包括: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加快推进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顺利完成主校区搬迁、加强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实施高峰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圆满完成年度人才引进计划等。

目前,青岛理工大学新校区二期工程正按照“目标不变、任务不减、质量不降、安全不松”的原则稳步推进建设。

今秋长江路全部及市北两学院搬迁

青岛理工大学现有三大区位校区:市北校区,西海岸校区,临沂校区。市北校区地处青岛市区,以抚顺路为界,分为南院和北院;西海岸校区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自2010年起,随着嘉陵江路校区一期的启用又分为长江路校区和嘉陵江路校区,其中长江路校区又以长江路为界分为南院(珠江路片区)和北院(长江路片区);临沂校区位于沂蒙革命老区费县。三个校区均各自承担着相应本、专科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任务,占地总面积约为216.5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为100.34余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约219.73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9多亿元。

近几年,青岛理工大学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渐渐感受到校舍分散资源难以高效整合所带来的困扰。2016年6月19日,青岛理工大学召开了六届三次教代会,审议通过了《青岛理工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以法定程序确立了“实施主校区转移至嘉陵江路校区”等战略目标。 2016年12月22日,青岛理工大学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签署了《青岛理工大学老校区搬迁、嘉陵江路新校区建设合作协议》,这标志着该校西海岸老校区(长江路校区)搬迁、新校区(嘉陵江路校区)建设正式启动,纳入正常计划工作议程。

根据战略部署,2019年9月,青岛理工大学完成了长江路老校区南院(珠江路片区)的搬迁,该片区所在的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整体搬迁至嘉陵江路校区。搬迁前,嘉陵江路校区在校学生约8000人,长江路校区(南院)搬迁后,嘉陵江路校区在校生人数达到近1.7万人。为保障顺利搬迁,新建嘉陵江路校区二期的北区学生公寓和第三学生食堂、风雨操场和体育场于2019年秋季开学时率先启用。

根据部署,2020年9月,将完成长江路老校区北院(长江路片区)的搬迁;同时,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将从市北校区整体搬迁至嘉陵江路校区,由此,主校区由市北校区同步转移嘉陵江路校区。

按一流大学形象功能高标准规划设计

嘉陵江路校区一期与二期紧密衔接,相互交融又错落有致,整体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嘉陵江东路777号,地处嘉陵江路北侧,处于群山环绕的“宝窝”之地,三面环山、一面向水,自然生态环境优美。 嘉陵江路校区(含一期和二期)(注:简称新校区)总占地面积1400余亩(含300亩林地和水域),原总规划建筑面积58万m²,可同时容纳学生20000人,一期已建成22.9万m²。根据主校区转移战略需求,青岛理工大学对原规划进行了优化调整。调整后的新校区总规划建筑面积88万m²,在校生规模将达到26000人,二期还需要建设65万㎡,去年秋季开学前已经完成了10余万㎡的建设,目前在建约30万㎡,远期待建规划建筑面积17.94万㎡。

青岛理工大学新校区按照一流大学的形象和功能进行高标准高起点规划设计,注重人文与自然相结合、创新与传承相结合、独立与共享相结合,突出青岛理工的特征和景观特色,建设生态校园、和谐校园、智慧校园。布局设计以需求为导向,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创造开放性交互式教学空间,实现空间和功能的弹性发展。通过与周边环境及地形特征的完美结合,提高空间使用率,打造“景校合一”,体现绿色发展理念;结合主校区转移战略,通过成组成团、就近布局的设计,形成组群发展,并重视地下空间的利用,体现集约发展理念;通过注入“智慧校园”及“国际化”因素,体现以师生为本的理念。

新校区的规划按照“一带四区两组团”进行功能布局。一带:即沿嘉陵江路面向城市开放共享共建的“公共服务带”,包括体育馆(含游泳馆)、创新创业基地以及中外合作办学基地;四区:即学生生活东区、西区、北区和教工生活区;两组团:即以图书馆和主教学楼为中心的公共课教学、信息文化中心建筑组团和以综合服务中心为制高点的专业课教学、科研、实训等院系楼群组团,具体包括:图书馆,教学楼、博物馆、艺术馆、中央院系区、实验楼。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杨海涛 通讯员 曹玉洁


版权所有:2017 CopyRight  青岛理工大学 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